Search

WHO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...

  • Share this:

WHO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ur 2020

https://bjsm.bmj.com/content/54/24/1451

▶️兒童和青少年 (5-17歲)
身體活動可以增進體適能 (心肺適能和肌肉適能),心臟代謝健康 (血壓、血脂異常、血糖、胰島素阻抗),骨骼健康,認知發展 (學業表現、執行功能),心理健康 (減少憂鬱症狀),和減少肥胖。

强烈建議
▪每天至少60分鐘的中至高強度,大多是有氧的身體活動。
▪每星期至少三天的高強度有氧活動,應加入增強肌力和骨質的活動。

▶️成人 (18-64歲)
身體活動可以增進以下健康:全因死亡,心血管疾病死亡,高血壓,糖尿病,某些癌症,心理健康 (減少憂鬱和焦慮症狀),認知健康,和睡眠。肥胖也可以改善。

强烈建議
▪所有成人都應該要有規律的身體活動。
▪每星期至少150-300分鐘的中強度有氧活動,或75-150分鐘的高強度有氧活動,或兩者混合到等同的活動量。
▪每星期至少二天的中或更高强度的大肌群肌力訓練。

有條件建議
▪每星期中強度有氧活動超過300分鐘,或高強度有氧活動超過150分鐘,或兩者混合到等同的活動量,可以增加健康益處 (當慢性疾病沒有禁忌時)。

▶️老年人 (大於65歲)
在老年人,身體活動還可以預防跌倒和相關損傷,以及預防骨骼健康和活動功能的降低。

强烈建議 - 如同成人,再加上
▪多元活動,包括功能性平衡和每星期至少三天中或更高强度的肌力訓練,以增強功能和預防跌倒。

▶️懷孕和產後
懷孕和產後的身體活動可以增進以下產婦和胎兒健康:減少子癲前症,妊娠高血壓,妊娠糖尿病,懷孕體重過度增加,生產併發症,和產後憂鬱。不會增加死產,新生兒併發症,或出生體重負面影響的風險。

强烈建議
▪懷孕和產後都要有規律的身體活動。
▪每星期至少150分鐘的中強度有氧活動。
▪結合各種有氧和肌力訓練活動。再加上溫和的伸展可能有益。

此外:
在懷孕前已經習慣從事高強度有氧活動或積極活動者,可以在懷孕和產後繼續這些活動。

更詳細的摘要,可以參考健身醫.二三事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3553828173969/posts/165998701929481

🔹️🔹️🔹️🔹️🔹️🔹️🔹️🔹️🔹️🔹️🔹️🔹️

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2018 - USDHHS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275349773318895/posts/332279087625963

老年人的阻力訓練原則 - NSCA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275349773318895/posts/506554803531723

運動指引建議的運動量只是最低標準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275349773318895/posts/780556059464928

名詞定義 - Terminology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275349773318895/posts/285916408928898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對抗退化失能的唯一方法,真正的肌力與體能訓練。
View all posts